2018年7月6日,下午五點左右,洛杉磯911報警電話第262號接線員,接到了一位女士的緊急求助。
這位女士表示她的兒子嗑藥,好幾天沒吃沒睡,精神錯亂出現幻覺,變得很有攻擊性,并且家里有把槍,需要警方盡快趕來,否則任其發展后果不堪設想。
在對話中,女士告訴接線員,她的兒子是一位職業籃球運動員,名叫泰勒-霍尼卡特。
曾效力國王
霍尼卡特這個名字,在NBA球員圈子里或許并不響亮,但在洛杉磯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霍尼卡特出生在加州西爾瑪,和很多NBA球員一樣,他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雖然在世,但沒有盡到撫養義務,是母親莉莎-斯塔澤爾把他撫養長大,霍尼卡特從小就有一個心愿,那就是長大了賺錢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了解霍尼卡特的人都說他性格外向,愛玩愛鬧,對人真誠。當霍尼卡特在西爾瑪高中進入全美實力榜前30時,依舊沒有放棄參加排球賽。因為他向排球隊的隊友承諾過,不會丟下球隊不管,他要信守自己的承諾。
西爾瑪高中籃球隊教練埃斯科托是霍尼卡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缺少父親陪伴的霍尼卡特,將埃斯科托當成父親一般信任和尊重。霍尼卡特告訴埃斯科托,他要獲得大學獎學金,這樣可以減輕母親的負擔,也為自己未來沖擊NBA鋪路。
埃斯科托決定試一試這個孩子的決心,他在學校放假的時候給了霍尼卡特一份訓練表。當霍尼卡特按照計劃來到球館,卻沒看到教練。埃斯科托是故意不去,他想看看沒有教練監督,霍尼卡特會不會堅持訓練,結果很讓他滿意。雖然教練不在,霍尼卡特還是每天都去練習。埃斯科托明白,這個孩子是認真的。
高中畢業季時的霍尼卡特身高已經長到了2米03,運動能力十分出色,他的天賦吸引了多所籃球名校的招募,霍尼卡特選擇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簡稱UCLA。
UCLA的隊友們回憶起霍尼卡特,都會笑著聊起他拿著理發器的樣子,霍尼卡特是球隊的非官方理發師,經常幫隊友剪頭,友善與開朗是他留給大家的印象。
“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球員,也是一個好孩子,”UCLA主教練霍蘭德說,“他性格很好,樂觀豁達,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霍尼卡特在大二賽季場均得到12.8分7.2籃板和領跑太平洋十校聯盟的2次蓋帽,入選十校聯盟一陣。對堪薩斯大學一戰是霍尼卡特在NCAA的代表作,那支堪薩斯籃球隊擁有馬庫斯兄弟、泰肖恩-泰勒、托馬斯-羅賓遜、約什-塞爾比和杰夫-威西,六名未來進入NBA的球員,但那場球最耀眼的是霍尼卡特。
突破內線暴扣,外線干拔三分,如進攻萬花筒無所不能,霍尼卡特15投11中砍下33分。在場邊觀戰的NBA球探離開球館時,無不帶著興奮的表情,賽后霍尼卡特的電話被希望與他合作的經紀人們打爆,隊友斯托弗沖到霍尼卡特身邊,大喊著:“兄弟,你一定能去NBA了!”
與弗雷戴特、小托馬斯同期
2011年選秀,21歲的霍尼卡特在第35位被國王選中,他買了一輛奔馳車和一些昂貴的珠寶。在這位年輕人看來,這些錢不足掛齒,他會在NBA打很久,會賺很多錢。
然而,霍尼卡特只在NBA打了兩個賽季,總計打了24場球,場均1.2分。2013年2月,霍尼卡特被國王交易到火箭,他并沒有代表火箭上場就被裁掉了。
霍尼卡特的NBA生涯為何會如此悲催?時任里諾大角羊主教練莫基斯基很有發言權。
大角羊是國王在發展聯盟的附屬球隊,霍尼卡特在國王時曾被下放到這里刷經驗。莫基斯基回憶,霍尼卡特第一次參加球隊訓練就遲到了半個小時,理由是對里諾不熟悉,找球館時迷路了。
莫基斯基告訴霍尼卡特,如果他還想打NBA,就必須準時,準時的意思是按照訓練規定時間提前15分鐘到場做好準備。第二天,霍尼卡特遲到了20分鐘,他再次抱怨沒找到路。等到第三天,霍尼卡特還是晚到了幾分鐘,莫基斯基忍無可忍通知國王扣霍尼卡特的工資作為罰款,這才讓霍尼卡特清醒過來。
雖然對霍尼卡特的職業態度很不滿意,但莫基斯基并不討厭這個年輕人,反而很欣賞他的善良。很多發展聯盟球員把和當地小學生或者男孩女孩俱樂部的孩子互動當成苦差,但霍尼卡特卻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他很容易就和小朋友們產生共鳴。當球隊進行賽前熱身時,如果霍尼卡特發現有孩子在場邊觀看,就會把他們請上場,讓孩子們拋球助攻他空接暴扣,每一次都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在莫基斯基看來,霍尼卡特是個好人,但心理成熟度未能達到打NBA的標準。“那么年輕,就拿著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工資,想要做到像以前那樣保持頭腦清醒,繼續努力是很難的,”莫基斯基坦言,“我知道泰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需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很有愛心
被火箭裁掉后的霍尼卡特,沒有在NBA得到新合同,他只好去海外打球,去過以色列、土耳其和俄羅斯。霍尼卡特的身體天賦還在,他在土耳其拿過扣籃大賽冠軍,決賽中飛過五人完成灌籃。但是,霍尼卡特的心態崩了,他始終沒有融入海外的生活,無論當地的文化還是氣候都讓他難以適應。霍尼卡特向他的高中教練埃斯科托傾訴,很后悔當年在NBA沒有認真訓練。
“一年有九個月在歐洲打球,遠離家人和朋友,他說感到孤獨,原本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就能留在NBA,而不是去俄羅斯。”埃斯科托說。
極度的沮喪讓霍尼卡特開始依賴藥物麻醉自己。他的母親透露,霍尼卡特在出事前半年多時間里,一直在吸“笑氣”。所謂“笑氣”就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在醫學上有麻醉和減輕疼痛的效用,極具成癮性,使用不當會給神經系統帶來損傷。
在霍尼卡特出事前,埃斯科托已經感覺到昔日愛徒精神狀況的變化,霍尼卡特給埃斯科托打過幾次電話,每次都說想談一談,但隨后就取消了見面,說他太累了,這令埃斯科托感到異常,他認識的霍尼卡特不是這樣的。
2018年7月6日,悲劇發生的那一天,埃斯科托再次接到霍尼卡特的電話,這一次,他不想讓霍尼卡特再次反悔,開車直奔霍尼卡特位于洛杉磯謝爾曼奧克斯社區的住所駛去。但在半路上,接到了霍尼卡特的母親打來的電話,說霍尼卡特正在拿著槍胡言亂語,埃斯科托告訴霍尼卡特的母親趕快報警。
轉戰歐洲心態崩了
警察來到霍尼卡特的住所,發現門口被霍尼卡特用路障堵住。警察向霍尼卡特喊話:“泰勒,我只是想和你談談,只是想確保你沒事,你把槍扔掉,走出來。”
正當警察勸說的時候,突然一聲槍響,是霍尼卡特從屋內射擊,幸好沒有傷到人。全副武裝的警察立刻開槍還擊。在幾聲如同爆裂的槍聲過后,現場陷入沉寂,警方懷疑霍尼卡特持槍躲在屋內,所以沒有輕舉妄動。
雙方相持了數個小時,警方原本認為霍尼卡特在此期間還活著。直到第二天凌晨四點,現場的特警決定破門而入,當他們闖入屋內,看到的是已經失去意識的霍尼卡特,頭部有槍傷。警方在家屬確認后,宣布了霍尼卡特死亡,死因不是被警察開槍射殺,而是自盡,去世時年僅28歲。
在悲劇發生后,霍尼卡特的母親起訴洛杉磯警察局,稱其未能緩和事態并為霍尼卡特提供醫療救治。這個起訴看起來有些無理取鬧,按照警方的說法,明明就是霍尼卡特嗑藥嗑大了,還向警察開槍,最終自殺,怎么還怪到警察頭上了?
媒體對霍尼卡特槍案的報道,主要內容來自警方的公開信息,并沒有對現場的詳細情況進行追蹤。直到霍尼卡特去世兩年后,一些被掩蓋的真相才浮出水面。洛杉磯當地一家律師事務所,在探討加州因他人疏忽職守導致人員死亡的案例時,將霍尼卡特案件作為一個模板進行了分析,并將內容發布在律所的官方網站上。
顯然,該家律所通過內部關系,對案件的詳情進行了了解,從律所公開的內容來看,警方在處理該案時有幾處值得商榷。
首先是持槍特警在場,加劇了事態緊張,導致霍尼卡特因害怕不敢出來。其次,雖然警方安排了心理健康專家到場,但是延誤了幾個小時之后才趕到。在此之前是持槍警察與霍尼卡特對話,難以獲得心理上已處于崩潰狀態的霍尼卡特信任。另外,霍尼卡特雖然頭部中槍,但如果及時進行緊急重癥治療,還有保住命的可能,但警方等了幾個小時才闖進去,已經太遲了。
在那份案例分析的結尾,律所的工作人員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如果當時有人能以同情和理性的態度應對,或許泰勒-霍尼卡特現在還活在我們身邊。”